中国放射性药物发展高峰论坛综述(上)

时间:2016-12-02 来源:中国核学会

“放射性药物是核医学的灵魂,是核医学的生命与活力所在。”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放射性药物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亚明谈起了自己对临床诊治、核医学和放射性药物三者关系的理解。

在这场由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等四家单位组织的论坛上,我国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剖析了目前行业的发展前景与现状。

两个促进作用日益得到认知

“如果说在医疗机构的核医学科中,专业医生是战士,那医疗设备就是枪炮,放射性药物就是子弹,三者缺一不可。”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主任委员罗志福形象地比喻了三者的关系。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各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已经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核医学促进提升我国疾病诊治水平、放射性药物促进核医学的发展作用,近期的临床科研成果也不断证实了这一点。

以对人类健康生活影响巨大的冠心病和恶性肿瘤为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持续上升,但死亡率同时在上升,问题主要出现在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忽视,这项疾病的正确治疗率只有6.3%,而常规影像学难以判断微血管病变,临床医生想要了解全部冠状动脉的情况,就需要运用核医学中的MPI(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技术。

至于恶性肿瘤,医疗行业认为多学科综合性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而核医学中的氟18-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是目前PET-CT显像的主要显像剂,被誉为“世纪分子”)PET技术,可准确反映体内器官/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是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技术支撑之一。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就是解剖影像、功能影像和代谢影像,后两部分都是核医学的领域。而要在临床上运用这些技术,最需要以放射性药物作为支撑。”李亚明认为:“比如肿瘤,要根据其生物代谢特征设计相应的放射性药物,也就是所谓的显像剂、生物探针。只有放射性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把更完整、更全面的生物代谢特征展现给临床,才能真正实现重大疾病的防治。对PET-CT来说是这样,对其他领域的放射性药物来说也是这样。”

充分认识了核医学对其他医学学科发展与进步的支持,以及放射性药物对核医学的促进与提升作用,随之而来的就是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中国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经历了6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特殊诊疗走向了普通诊疗。我国放射性药物已经能够保障、满足国内核医学的基本应用。”作为本次高峰论坛的主持人,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健认为:“无论是行业层面的系统性、基础性工作,还是产品研发和产业发展等,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完善。”作为放药行业的最重要组织,中国同辐行业协会及其重要成员中国同辐公司倾力组织、支持本次论坛,希望加强国内产、学、研、用各领域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创新促进行业发展。

良好发展态势中的不平衡

在今年年初,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对我国核医学状况做了一次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核医学无论是在科室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设备配置数量,还是在开展诊治的人次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此外,在新产品研发、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面对看似乐观的行业发展形势,核医学界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但也不免有些担忧,因为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此前相对薄弱的基础上的。

据了解,美国目前有1万台ECT、1600台PET-CT,而我国截至2015年底只有700多台ECT、240台PET-CT在临床使用之中。以PET-CT为例,我国大陆每百万人口拥有0.17台,而日本和韩国的此项数据远超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承担的相关检查工作大量超负荷,严重制约了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李亚明介绍说:“反映到健康水平上就是,美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60年间下降了70%以上。近年来,肿瘤的死亡率每年都要下降1%,对其而言,每下降1%就会节省5000亿美元的治疗费用。”

除了核医学科的规模,我国放射性药物种类较少、创新不足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截至今年10月,美国批准上市的放射性药物共有55种,我国批准上市的有40余种;2000年以后,美国批准上市的有11种,而我国只有6种。

即使是在目前的放射性药物种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一是供诊断用的放射性药物种类多,真正用于治疗的种类少;二是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基本都针对肿瘤和甲亢等两三种疾病。”罗志福表示:“这些与临床医生、就诊病人对我们的期待还有差距,毕竟来看病的人都是希望能治疗的。核技术与生物医药技术结合是颇具创新活力领域,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今天,用户更期待我们做出更好的东西,所以下一步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

“临床开展诊疗的时候,无论是对于医学显像还是对于功能检查、疾病治疗、临床研究等来说,核医学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对核医学未来的发展也有清晰定位,起码要在每个三级医院医疗机构都设立核医学科,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科研生产体系。”李亚明表示。

补齐短板推进“健康中国”

在今年8月19日~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而一些典型的大病的医治,如冠心病、恶性肿瘤的医治,都离不开核医学和放射性药物的支持。

“以恶性肿瘤为例,70%都会发生骨转移。在进行手术和放化治疗之前,需对肿瘤病人进行评价分期。业界普遍认为,ECT全身骨扫描是这项临床工作最基本、最必要的检查。如果这样的检查在县级医院无法完成,那‘大病不出县’、分级诊疗都会遇到问题。” 李亚明表示。因此,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此前提出的核医学“一县一科”的愿景,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据了解,我国3000个县级医疗单位中,目前只有25个有核医学科。

今年1月7日,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一县一科”建设在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启动,上海市也成为全国最先实现核医学“一县一科”的省级单位,此外,山东省淄博等地市级单位也实现了这一目标。另外,放药企业正致力于推广“一县一科”。中国同辐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合作,在全国30多家医院开展了碘治疗甲状腺疾病示范科室建设活动,促进了核素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普及与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十三五”期间,中国同辐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帮扶活动和示范科室建设,扩大核医学市场规模,促进核医学水平提升。

李亚明认为:“在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过程中,分级诊疗、‘大病不出县’等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发展的支撑。如果按照‘木桶原理’来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目前还是短板,甚至是缺板。本行业也有责任把它补齐,为建设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高玥)

关于我们| 协议公约| 常见问题| 版权信息| 建议投诉
技术支持: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10-59575350
© 2012-2016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www.allcure.cn 京ICP备15013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