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

Focus Talks

访谈介绍

骨显像是一种传统的核医学显像技术,对于骨良性、恶性病变方面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低能量定位CT的SPECT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核医学诊断准确性的提高使得同时获得核素断层显像、定位CT图像以及二者的融合图像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临床价值。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能够对92.9%单独SPECT骨扫描难于确诊的病灶进行准确诊断,明显的提高了肿瘤骨转移病灶的诊断准确性,在肿瘤患者骨病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全国已有过半数的临床单位开展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较高的临床价值。通过本期话题的深度探讨,剖析平面显像结果与断层融合显像结果的差异,优化断层融合显像技术应用,共同探索更多临床应用的可能。

专家介绍

李亚明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教授、博士导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核医学网络学院院长、 中-美核医学院院长、 ACNM荣誉fellow。 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1年和1998年先后以研修生和特别研究员身份在日本金泽大学研修学习。1995年获日本核医学总会颁发的“亚大地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核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辽宁省核学会理事长;辽宁省核医学会主任委员;沈阳市核医学会主任委员;沈阳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主委;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主编;获辽宁省医学会先进工作者、辽宁省科协和人事厅第五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研究成果: 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核医学基础和临床科研、医疗及教学工作。潜心研究PET/CT等分子影像诊断,甲亢、分化型甲癌等多种疾病的核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做了深入和大量的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研究生规划教材等多部。 承担或参加国家、省市在研科研课题多项;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人。

访谈内容

  • 核医学

    李老师:您好!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融合时spect与ct图像不匹配,融合后图像变形应该如何处理或避免?

    收藏
    评论(0)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融合时,SPECT与CT图像不匹配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移动,具体可分为: 1)目前市场上带诊断级CT的SPECT/CT设备,两者是顺序安装在同一个轴线上,如果两者在安装、维修或机架调整后不能匹配就会引起融合不良。因此,在SPECT或CT设备安装、维修或机架调整后,均应进行图像配准的检测,不同机型,厂家均有相应的模型和检测程序。模型检测发现融合不良时要在厂家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融合配准的校正。 2)SPECT/CT断层采集时间较长,一般5-30分钟,而同机CT相同视野的采集时间仅为几秒至几十秒,由于患者呼吸、心跳的影响,即使患者的身体不移动,也会使SPECT和CT无法达到精确配准。由此产生的不匹配主要是成像原理使然,而SPECT断层显像的分辨率仅为8-15mm,不会因此影响诊断。当然,患者在进行SPECT/CT融合显像采集时,应做好患者的宣教,遵守“平静浅呼吸,采集过程中不移动”的原则。 3)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同机SPECT/CT,在采集中SPECT和CT是序贯采集即先后完成采集。无论两者谁先谁后,均是在前一个采集完成后,检查床归位再进行下一个采集。在两者交替的过程中,往往引起患者的不自主移动。对此,应事先做好患者的宣教,使其遵从工作人员的指导。 如果以上三点均能满足要求,则可避免融合不良的问题。实际应用中某些患者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做到“平静浅呼吸,采集过程中不移动”,此时可以借助SPECT/CT的融合配准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上下、左右或倾斜、旋转等微调,一般均可满足临床需要。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移动幅度大,软件无法精确配准,则必须重新采集。

    3
    收藏
    评论(0)
  • 张凯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naf-18f pet/ct与mdp spect/ct在骨转移瘤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有何差异,能否相互替代?前者的收费是否有标准或相关文件?

    收藏
    评论(0)

    18F-NaF是正电子型骨显像剂,通过离子交换原理进行骨骼显像。与99mTc-MDP相比,其对骨骼具有更高的亲和力,骨的摄取是99mTc-MDP的 2 倍,且血液清除快。 18F-NaF PET/CT骨显像分辨率优于99mTc-MDP SPECT/CT显像,可增加微小病灶的检出率。Langsteger等在一项4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18F-NaF PET/CT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性能分别为91%,83% 和88%。99mTc-MDP SPECT/CT显像简单易行,性价比较高,目前仍是临床诊断肿瘤骨转移的常规手段。 关于18F-NaF PET/CT显像的费用问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正在进行相关的论证工作,将尽快制定行业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 Araz M, Aras G, Özlem N. The role of 18F–NaF PET/CT in metastatic bone disease[J]. Journal of Bone Oncology, 2015, 4(3):92-97. [2] Langsteger W, Balogova S, Huchet V, et al. Fluorocholine (18F) and sodium fluoride (18F) PET/CT in the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performance determined by masked reading[J]. Q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11, 55(4):448-457. [3] 王荣福, 李少林. 核医学教师用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 Langsteger W, Rezaee A, Pirich C, et al. 18F-NaF-PET/CT and 99mTc-MDP Bone Scinti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Prostate Cancer[J]. 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 2016, 46(6):491-501.

    1
    收藏
    评论(0)
  • wenzhedr

    李教授您好!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骨断层+ct融合显像时,肋骨的病灶骨代谢增高,但是ct图像上骨质未见明显改变,如何把握报告的倾向呢?谢谢您!也谢谢核医学网络学院的同仁们!

    收藏
    评论(0)

    放射性显象剂浓聚是较为常见的异常影像,同时CT图像上骨质未见明显改变,可见于多种骨骼疾病的早期。放射性显象剂浓聚病灶的数量和形态也有很大意义。放射性显象剂浓聚如果沿肋骨走行, CT图像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可随访观察病灶放射性分布是否有变化;放射性显象剂浓聚呈圆形或类圆形,或虽呈短条形但垂直于肋骨长轴,多考虑为良性病变,当然也需要结合临床及病史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荣福, 李少林. 核医学教师用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张永学. 核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Duan R, Shi H. Clinical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PECT, CT, and SPECT/CT for diagnosing rib diseases[J]. Japa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5, 33(3):131-9.

    3
    收藏
    评论(0)
  • 下雪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有一个病例请教您:75岁女患,因“骶尾部皮肤破溃伴疼痛、感染半月”入院。ct提示“骶骨多发小片骨质破坏、双侧耻骨近耻骨联合处骨质破坏”。做骨显像后发现在右侧第6肋骨腋段见点状显像剂浓聚影,右髂骨近骶髂关节处见片状显像剂浓聚影,我们也做了同机ct融合断层检查,发现骨显像所见mdp浓聚灶与ct所见的骨质破环灶完全不在同一位置。这种情况怎么考虑?对于ct所见的骨质破坏灶而骨显像阴性在书写报告时需不需要提及?谢谢

    收藏
    评论(0)

    平面显像可见显像剂的聚集,而SPECT/CT没有阳性所见,可能是由于这种显像剂是薄片状的聚集,重叠影像可以明显显示,而断层影像难以确认。对于此病人,75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会非常明显,CT所示骨质破坏需要与骨小梁的严重稀疏进行鉴别!SPECT/CT中SPECT与CT相互补充,如果核医学没有阳性所见,CT所示的病变在报告中也应该予以体现。 (本问题还要进一步明确:一,患者患有什么病?是骨骼感染?还是肿瘤?二,所谓的骨质破坏,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1
    收藏
    评论(0)
  • 新鲜之聪

    李教授您好,我们有一些病人是癌症术前做骨扫描确定有没有远处转移,全身显像发现胸腰椎有比较明显的放射性浓聚,但是断层融化图像显示骨质没有明显异常,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给临床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诊断呢?

    收藏
    评论(0)

    骨显象剂浓聚常见原因有炎症、骨肿瘤、骨质代谢异常等等,显像剂浓聚病灶的数量、位置和形态等也有很大意义。但上述情况无论是良、恶性病变都缺乏很高的特异性表现。当局限性的代谢增高病灶在CT上表现正常时也可能肿瘤骨转移,需要结合临床及病史信息,例如是否有骨痛或外伤史等,最后可建议对上述病灶行进一步相关检查或密切随访,以排除早期恶性病变骨转移的可能性。 再如,一般来说,骨骼病变的位置以及病灶的形态对于病变性质的判断有很大影响。以脊柱病变为例,如果病变位置在椎体及椎弓根附近,则多倾向为肿瘤骨转移,如果病变表现为椎体皮质外“骨赘”形成,或累及椎小关节、棘突等位置,则多倾向为退行性变或炎症等良性病变,当然还需要结合临床及病史信息综合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 王荣福, 李少林. 核医学教师用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张永学. 核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Reinartz P, Schaffeldt J, Sabri O, et al. Benign versus malignant osseous lesions in the lumbar vertebrae: differentiation by means of bone SPET[J].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2000, 27(6):721-726. [4] Zhang Y, Shi H, Gu Y, et al.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value of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Tc-99m-methylene diphosphonate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lesions[J]. 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2011, 32(12):1194-200.

    2
    收藏
    评论(0)
提交
12下一页末页跳转到页,共2页GO
关于我们| 协议公约| 常见问题| 版权信息| 建议投诉
技术支持: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10-59575350
© 2012-2016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www.allcure.cn 京ICP备15013864号-1